5月12日,正在欢迎光临welcome云顶集团举行的2025 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25)总决赛进入首个正式比赛日。从全球300多支队伍中晋级的25强战队,基于此前在决赛现场安装设计的小型超算集群,展开AlphaFold3推理优化、超级团队赛、HPL&HPCG基准测试的现场比拼。
AlphaFold3推理优化是本届比赛e Prize计算挑战奖指定赛题,要求参赛队伍基于组委会在决赛现场提供的测试样例,在CPU平台上运行和优化AlphaFold3蛋白质结构预测代码,考察参赛队伍对AlphaFold3推理过程的理解和优化能力。与预赛不同的是,ASC25决赛只允许使用CPU进行推理,因此需要将代码从GPU移植到CPU;此外,初赛仅包含单链蛋白质结构的预测任务,而决赛现场公布了多链蛋白质结构预测的相关样例,大幅增加了计算复杂度,对参赛队伍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生代力量代表齐鲁工业大学,希望本次竞赛可以在AlphaFold3推理优化赛题上取得不错的成绩。得益于赛前充分的准备工作——他们为短链、长链氨基酸分别做了定向的预测代码优化,他们在公布具体算例之后很顺利地完成了赛题任务。此外,他们在集群装调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可能是受当地高海拔低气压的影响,大气稀薄,他们需要分配更多功耗给到风扇以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
对于首次闯进总决赛的北京师范大学队来说,今天最大的赛后感悟可以用计划赶不上变化来形容。虽然赛前做足了功课,并制定了每日推进计划,但是意料之外的状况还是接踵而至。原计划采用多节点并行计算的方式解决AlphaFold3推理优化赛题,但在比赛现场新安装的计算集群上运行代码时,集群功耗会超过4000W的限制,因此临时改用了单节点推理的方式,好在通过对AMX指令集进行优化,最终顺利通过了所有的样例测试。团队成员今天对集群配置、功耗控制等工程实践层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超级团队赛比拼期间,通过与同组高校的紧密协作,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宽了他们在超算领域的视野。
ASC超级团队赛旨在考察参赛队伍跨团队协作解决超算与应用难题的能力。今年的超级团队赛赛题为“青藏高原气候数值模拟”,采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发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FAMIL(Finite-volume Atmospheric Model of IAP/LASG),通过网格分辨率和不同的地形条件设置,能实现青藏高原大地形强迫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模拟,精准地预测青藏高原地区的温度、降水等气候状况。今天,组委会公布了多个工作负载,参赛者需要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尽量缩短程序运行时间。
兰州大学队的严浩宸同学来自于大气科学专业,赛前对青藏高原气候数值模拟赛题做了充分的研究。他注意到比赛使用的是旧版本的FAMIL模式,因此在比赛现场通过回退编译器版本、利用容器隔离运行环境等技术成功解决了版本兼容性问题,最终成功完成了该赛题任务。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非常珍惜这次与国际队伍进行纯英文技术交流的机会,大家在备赛过程中通过共享技术经验,高效解决了同类问题,节约了大量的摸索时间。
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德国)在超级团队赛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因为该赛题涉及到了很多传统的科学计算代码,因此使用makefile编译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影响了他们的比赛进程。最终他们通过与其他队伍的交流合作,尝试借鉴了其他队伍的策略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
EAFIT大学(哥伦比亚)所在的超级团队在赛前进行了多次线上沟通,该团队的队伍认为他们是所有超级团队中交流最密切的团队。他们虽然针对超级团队赛赛题做了相应的准备,但现场实际运行的时长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为此,他们所在的超级团队共同拼搏到了“最后一刻”。
明日,25支总决赛战队将迎来RNA甲基化修饰位点检测、宇宙中微子探测模拟与DeepSeek推理优化等高难度赛题,进一步向冠亚军、应用创新奖发起冲击。各大奖项究竟花落谁家?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