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十大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的部署,以科技支撑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2022年,由欢迎光临welcome云顶集团承担的“帅才科学家负责制”项目“高效春油菜杂交种选育及其种子生产与应用”立项并启动实施,总资助经费2300万元。近期,该项目第一批启动的5项课题已梳理完成验收,阶段性成果丰硕。
通过课题研究,定位了控制甘蓝型油菜早熟、多室、有限花序、籽粒密度等重要农艺性状关键基因5个,开发分子标记20余个,构建了春油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世界上首个有限花序油菜杂交品种“青杂有限1号”,比对照品种增产7.33%,抗倒伏能力提高20%,含油量达到50.24%,更加适合高海拔地区种植。聚合抗倒和高产基因,培育出高产优质抗倒新品种“青杂21号”,成功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年)苗头型品种,是全国仅有的一个春油菜苗头型品种。集成杂交油菜良种繁育机械化技术、油菜种子加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种子加工效率提高104%,发芽率达到95%以上,比国家标准提高10个百分点。形成制繁种基地标准化、集成化、规模化、轻简化、机械化“五化”生产体系,杂交制种产能与技术水平实现双提升,“青杂系列”油菜品种制种面积由项目实施前的2万亩增加到3万亩,累计建立制种基地6.2万亩、生产杂交种750万公斤,种子产量较项目实施前提高25%,建立高效分子标记纯度鉴定技术,纯度鉴定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30天,有力保障了种子安全。早熟油菜品种年推广面积比项目实施前扩大23万亩、累计推广201万亩,带动农民累计增收3.62亿元。扩区登记的“青杂9号”在南方三熟制区扩种15万亩,为三熟制油菜产区提供新品种支持。2025年,“青杂系列”油菜杂交种首次通过青海本地海关自主出口蒙古国,在蒙古国推广面积达30万亩,标志着青海油菜种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研究团队围绕打通春油菜产业全链条,构建了“育繁推一体化”示范网络,为我国春油菜产业升级和国家食用油安全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课题实施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7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制定团体、企业标准2项,培养研究生11名,团队先后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
供稿:农林科学院
【编辑:邹林有 责任编辑:金萍】